17086235754
《泰坦尼克号 3D版》影评:3D好坏在于你的心态
时间:2024-05-14    点击:100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之际,詹姆斯·卡梅隆的影史巨制《泰坦尼克号》在全球声势浩大地重新起航。除了重温经典、怀旧情结这些情感因素之外,3d立体效果无疑是重新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影片的3d效果究竟成色几何成了影迷们极为关注的话题。看过零点首映之后,我感觉这个问题并不太好回答,因为这其实是关乎你如何理解3d的问题,如果你认为时不时飞溅出银幕、扑面而来的感觉才叫好的3d效果的话,那么本片并不合格!如果你认为好的3d效果在于极富空间层次感、色彩与亮度极为保真的画面效果的话,那么本片无疑相当出色!
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开启了世界影坛的3d电影潮流,观众在影院中看到潘多拉星球上漂浮在空中的奇花异草,冲出银幕的3d效果都让人有伸手触摸的冲动。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3d电影第一次流行之时,这种“冲出银幕”的立体效果就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噱头,如果一部3d影片没有这样的效果,仿佛就不合格似的。因而观众观看3d电影时更多关注的是这些立体噱头,反而忽略了《阿凡达》除了这些立体噱头,片中利用3d效果呈现出的极具层次感和空间纵深感的画面,让完全虚构的潘多拉星球和人类的基地、飞船带给人极度真实的感觉,这些3d画面虽然没有那些立体噱头抢眼,但同样也是3d电影存在的意义所在以及相对于2d电影的优势所在。但是,大部分人往往还是把立体噱头作为衡量3d电影优劣与否的标准,3d《泰坦尼克号》在这个标准下很容易被很多人认为是圈钱坑爹之作。因为本片跟1997年公映的版本相比在镜头上毫无增减,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其他3d电影那种从拍摄时就刻意设计的冲出银幕的噱头,无论是巨轮在大洋中航行还是最终撞上冰山沉没,所有的大场面即便转制成3d,也没有那种扑面而来的3d效果。所以,对于那些想在本片中寻找立体噱头的观众来说,毫无疑问会大失所望了!
但是,即便没有那些立体噱头,也丝毫无损本片在3d电影潮流中的里程碑意义,因为通过本片观众真正认识到,即便是后期转制的所谓“伪3d”电影,只要投入足够的金钱、技术、时间与精力,完全可以不亚于甚至超越3d实拍的所谓“真3d”电影!自从《阿凡达》掀起3d电影潮流之后,像《诸神之战》、《雷神》等来不及用3d实拍的大片只好用转制3d的方式赶潮流,这种纯属圈钱的行为所导致的一次次粗制滥造,让“转制3d”几乎成了“垃圾3d”的代名词,“只有字幕最立体”成为人们讽刺此类电影的口头禅。观众也更多地把观看3d电影的糟糕体验,归罪到采用2d转制的“伪3d”大片身上。但那些打着3d实拍旗号的“真3d”大片效果就一定好吗?不可否认其中虽然有《地心历险记》、《爱丽丝漫游仙境》等“真3d”精品,但更多的是像《加勒比海盗4》、《生化危机4》等自我标榜“真3d”,实际效果跟“伪3d”一样糟糕的坑爹大片。可见,3d效果的优劣简单地用“真3d”、“伪3d”的标准来划分也不尽然。而3d版《泰坦尼克号》算是为转制3d正了名,彻底纠正了人们心中转制3d就是“垃圾3d”的误区。詹姆斯·卡梅隆在本片的制作特辑中介绍说:“我拍过很多3d的东西,而且要求很严格,如果我要做3d转换,必须要达到那种标准,水平上也必须如同当初就是用3d拍摄的一样!”为了达到这一标准,3d版《泰坦尼克号》砸出1800万美元,雇佣300名计算机艺术家,耗费超过75万个工时来打造影片的3d效果。于是,片中泰坦尼克号的码头、甲板和内舱所展现的各种复杂场景,人与人之间、人与布景之间都呈现出空间感极其鲜明、层次感极其细腻的视觉效果,让当年影片在布景、道具、化妆等方面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高超技术实力,在3d画面中呈现出更加出色的视觉效果,也令影片在细节上的艺术气息散发出愉悦眼球的更大魅力。从而充分证明,2d转制3d电影只要肯真砸钱下苦工,也一样能达到甚至超过3d实拍电影的水准!
本片在3d效果方面还有一个非同凡响之处不得不提,那就是彻底解决了3d电影普遍存在的画面亮度不足、清晰度不佳、色彩失真的缺陷。影片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光线充足还是暗淡,画面亮度的表现都恰如其分,完全没有其他3d电影一戴上3d眼镜就感觉画面明显变暗,一到黑暗场景画面就黑成一团、难以分辨的问题,无论是露丝身上服装的刺绣纹路还是老年露丝脸上的皱纹斑点等画面细节的清晰度和表现力均相当出色。画面的色彩也从始至终鲜艳饱满、毫不失真,完美还原了人们当年观影的美好感觉。本片在亮度和色彩上的出色表现,堪称达到了此前所有3d影片从未达到的水准!


《恐怖角》影评:德尼罗的表演注入了新鲜血液
电影《蝴蝶梦》观后感
《黄金大劫案》影评:草根抗日也疯狂
《新妈妈再爱我一次》影评:学会用生命去爱
《重返地球》影评
秋之白华影评
《疯狂原始人》观后感
《开心大冒险》电影观后感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