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吾等何处去》影评:放手更不易
时间:2024-12-09    点击:77
许是因为女性所具有的细腻又温情的特点,黎巴嫩美女导演纳迪·拉巴基在她自导自演的影片中,往往以一种温和柔曼的基调来表述人物的各种遭遇及情感变故,即便情绪再激荡再愤懑,也没有让情绪波动到横冲直撞不可收拾的境地,在不急不徐间,却已将观众引领进正历经着不幸的女性的生活和心灵,一如她07年的作品《焦糖》,全片温润而自然,于柔和甜美中又带着点苦涩的滋味,彷如生活的原味。
而这部《吾等何处去(wheredowegonow)》依旧有着拉巴基影片一贯秉持的乐观真挚的态度,整体叙事也比之前的作品更为饱满,且在悲喜交加的叙事中流露出几许迷惘和隐忧,仿佛中东那不明朗的前途和未来。的确,各种因素纷扰、各种利益纠葛已将这块地球村落变成了燃烧着的火药桶,而在这个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体系中,看到有才华女导演的影片,就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将那些女性的隐忍和坚强,黑色面纱后的笑颜与泪目,缓缓展现在观众面前。
本片没有复杂的架构,节奏舒缓而适宜,也没有刻意炫耀的技巧,虽说此番拉巴基也尝试了很多不同类型片的表达方式,并不时地以歌舞交织的形式来体现一种活着的精神,但这些尝试在这部影片中显得可爱而有趣,并不显花哨和多余,在充满地域风情的动听配乐的辅助下,这个略显理想化的故事时常闪烁出一些可贵可敬的东西。有评论认为纳迪·拉巴基在这部电影里提供了一种“消解战争”的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拉巴基此番影像的初衷是美好而良善的,虽然作为不谙宗教的人,这样的解决途径不见得有多么高明多么成熟,却也是着眼于当下的实际,至少比那些天花乱坠的理论和演说要来得真诚。
有人认为影片主题关乎信仰和死亡,其实,它更脚踏实地,它注重人的生存,在一个坟墓比活人多的村庄,让现有的人存活下去,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具有浓郁的人道关怀情结。影片故事的原型发生在一个孤立的小村庄里,几个不同信仰的妇女因不忍看到乡亲们因为宗教的原因相互残杀无谓送死,选择了以独特的方式试图唤醒男性亲属的感知。虽然片中妇女们变换宗教信仰的做法在现实中很难推行,因为这几乎颠覆了恪守宗教信仰的中东人的三观,但不失为一次尝试,大概因为这层原因,《华尔街日报》认为该片确是一部异常勇敢和有趣的电影。
片中的女人们总是游走在恐慌、心碎与勉力之中,为避免男人们听到、看到有关宗教冲突的新闻,她们不惜关掉广播弄坏电视,即便她们千方百计地维系着邻里和睦,不可预料的事还是发生了,儿子被流弹误杀后母亲心碎的眼泪,阿米拉对在咖啡馆里剑拔弩张的两派男人的怒吼,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部影片悲痛的核,而为了不激化本已箭在弦上的矛盾,母亲决定隐瞒真相,将儿子的尸体藏匿起来,甚至不惜枪伤了冲动的大儿子,而她闯入教堂对着圣母像声泪俱下的控诉,也让观众对宗教于人类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感到一丝无奈,宗教原本无碍,可怕的是利用宗教的人。
为了让好战的男人们偃旗息鼓,女人们合伙给他们制造“可口食品”,这场戏被呈现得看似欢乐,每个女人都载歌载舞地忙碌着,但内里的痛在活泼的歌舞中隐隐飘散着。赫尔曼·黑塞说过:“有些人觉得坚持才是坚强,但有时候放手才是坚强。”比起那些动辄就擦拳磨掌的男人,懂得适时的放手的女人才更不易。


同性恋电影《孩子们不是问题》观后感
电视剧《今夜天使降临》剧评
《痒婚之十年再爱你》观后感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
《战国》观后感
《楚门的世界》影评
《极乐空间》影评:人贩子解放人类
《爱在哈弗》影评:爱在我心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