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名侦探》涉及的东西很多:宫廷权力的争斗、天主教义的传入、社会阶层的状况、朝鲜与清朝的关系等等等等,但这些都是作为故事背景存在的,触及的并不深入,作为一部商业化的电影,娱乐大众才背景存在的,触及的并不深入,作为一部商业化的电影,娱乐大众是本片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目的。
于是一个无厘头、做事天马行空的朝廷钦差出现了,一个家资巨万、特长是救狗和挖狗洞的富商出现了,一个死而复生、一会妖艳魅惑一会清纯如水的大beauty出现了,甚至连两只逆天的老虎般大小的巨狗也出现了,更不用说被面粉炸掉的货仓、冒充大门的隐身术、萤火虫当电池的原始手电等等一系列貌似合理却完全属于乱讲范畴的东西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整个观影过程还是赏心悦目的。
本片虽然说的是古代朝鲜的故事,但是却具有浓厚的好莱坞味道。这种味道不只体现在布景和服装这种外在上,就连剧情的结构和节奏也是完全西化的。
片中涉及惊艳女老板的一切都属于东西结合:房间里的巨型玻璃鱼缸和手绘墙壁、黑纱和红底金花布料为材质的韩服、浓烈的如同《恶女花魁》一般的色调,虽然跟我们印象中的古代朝鲜差别较大,但是总体来说,效果不错。
影片中的人物的出场、几场动作戏的位置、过程中的抽丝剥茧、最后的大战和逆转,甚至还在结尾处增加了小倒叙和一个为续集预留空间的类似彩蛋的情节,叙事风格完全好莱坞化。
东西方元素糅合的设置,完全西化的叙事,再配以强烈的无厘头风格,用来讲述一个古老东方王朝的故事,使得整部电影的感觉就像是把哈密瓜、火龙果和脐橙,一起放在榨汁机里打碎,最后再倒上两碗豆浆——好喝虽然未必,但确实红绿黄相间的挺热闹、挺好看。
由本片想到我们的电影。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为了迎合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好莱坞化的观众,许多国内的古装片导演也做出了许多与本片类似的努力:在设置上、在布景上、在服装设计上……但是很遗憾,他们往往忽略掉了最重要的叙事风格。我们是可以把《哈姆雷特》改编成京剧,但并不是让演员带上髯口穿上行头,用西皮流水在台上唱“是生是死”就算完了,而是应该真正用京剧的语言去讲述这个外国的故事。
电影则更复杂。电影的魅力就在在它是一门非常综合的艺术,组成要素更多,组合方式更复杂,这些要素必须要在某一个点上达到平衡和统一。用李仁港来举例子:《卸甲》、《锦衣》、《鸿门》遭到诟病,并不完全是因为那些中国武将的日本装束,更多的是叙事方式和布景设置的不协调。
当然,我并不是说本片就是国内导演们的学习榜样或者标杆。事实上,如何转换表述形式、使我们的古装片焕发新的活力,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解答也见仁见智。但是不得不说,本片在东西元素的结合、在用西方叙事讲述东方故事上,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方向。
三傻大闹宝莱坞没看懂三傻大闹宝莱坞讲什么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海上钢琴师没看懂海上钢琴师讲什么海上钢琴师影评忠犬八公的故事讲什么忠犬八公的故事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