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大破天幕杀机》影评:视觉奇观包装下的主旋律献礼片
影评人/杀手里昂leon
作为好莱坞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电影系列,一晃眼间,《007》已走过了正好半个世纪。影片中的特工詹姆斯·邦德凭借其硬朗的外型、不凡的身手以及风流倜傥的形象让世界万千影迷为之倾倒,更是成为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一个著名标志和稳固品牌。然而,这一切的成功似乎与一个政治事件有着脱不开的干系——冷战。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格局被打破。美国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上升,从而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的的谍战题材影片便可视为是冷战意识形态背景下的政治在电影中的反映。
1953年,英国小说家伊恩·弗莱明创作了007系列小说的第一部《皇家赌场》;1962年,好莱坞根据伊恩·弗莱明的小说改编拍摄了007电影系列的第一部《诺博士》,以后每隔几年便会有一部007电影问世,从此开启了好莱坞历史上这一经久不衰的题材类型。007系列电影的诞生时间正处于冷战的初级阶段,契合了世界范围内所笼罩的冷战阴霾,打上了冷战意识形态的鲜明烙印。
然而,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冷战时代的到来、以及好莱坞电影的进一步全球性扩张,使得谍战题材类型电影叙述由以冷战意识形态为其情节及意义的基本依托,逐步向完成一个最具大众娱乐性的叙事游离。这类谍战电影逐步摒弃了冷战意识形态意味的负重,转而为观众制造更多由电影奇观和特技所构成的视听震撼。
在最新的这部《007:大破天幕危机》中,影片一开头便为观众呈现了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精彩追逐戏。好莱坞通过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凌厉的的剪辑将飞车追逐、爆破等动作场面连续不断的刺激着观众的视听感官,以此来达到其商业娱乐性叙事的目的。为了达到其全球化的营销策略,影片更是在世界各地取景拍摄,而其中的中国元素更是片中的一大亮点。不得不承认,拥有着13亿多人口的电影市场,任凭是谁也是无法割舍的。在航拍俯瞰镜头下,影片将上海夜景拍得美轮美奂,以东方明珠塔为代表的外滩建筑群华灯璀璨,气派非凡,颇显国际化大都市风范。特别是在华丽的霓虹灯光与高楼玻璃墙面的交相辉映下,詹姆斯·邦德与对手的那段打斗动作犹如一幅幅剪影,充满了一种迷离的诗意。或许正是上海这种充满迷离奇幻的独特气质正好迎合了007电影中对于奇观的追求。
作为007中的特工邦德,影片试图去打破观众心目中那个早已经固定模式化的超级英雄形象。在本集中,邦德似乎有意向普通人转化,退下圣坛,回归传统。影片一开始,邦德就因为执行任务失败而“被死亡”。之后甚至有点小颓废,一脸胡子拉碴,终日酗酒,枪法有失水准。他不再是那个我们之前看到的完美英雄的化身,英雄的神话被打破。并且,与之前的007影片相比,本集的邦德不再过分依赖于武器装备,以高科技的武器装备作为支撑(本集中邦德最高级的武器装备是一把指纹识别手枪和一个无线电发射器),更多的是依靠外界环境创造机会。
在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式的电影中,有了超级英雄,必须也有一个相对应的超级大反派才好看。就如同华山论剑一样,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巅峰对决才真正精彩。本片中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大反派可谓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在2007年的《老无所依》中,观众便看到了哈维尔·巴登那略带变态式的华丽表演。在本片中,他依然延续其变态式的表演风格。影片过半时,他才粉墨登场。通过一段长达两分钟的长镜头,他不紧不慢的吐着台词,由远及近,邪气逼人。这一反派角色的塑造犹如《蝙蝠侠》中希斯·莱杰塑造的小丑一样成功,都为影片增色不少。
就连导演萨姆·门德斯也亲口承认,他的这部007受了诺兰《蝙蝠侠》的影响。不管是邦德那略显颓废的气质还是父母双亡的童年创伤,我们都可以看到韦恩的影子。与以往007系列但是,这部007远没有诺兰《蝙蝠侠》中对于自我身份迷失、正义与邪恶、英雄与凡人等主题表达得那么深刻。与以往007系列相比,本片无论是在影像风格还是在主题表达上都或多或少的流露出一丝黑暗气质,然而邦德毕竟不是韦恩。韦恩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超级英雄,而邦德却是始终处于体制之内的。他永远无法摆脱自己作为以军情六处为象征的体制内一颗棋子的命运。邦德被m女士所放弃,却又死皮赖脸的回来帮助军情六处执行任务,主动回归体制。对于影片中正邪角色的设定,影片也抛弃了之前关于原子弹、核武器、新能源等恐怖威胁这样全世界的宏大叙事命题,而是以关于清算体制内部叛徒这样的一个狭小命题来进行叙事。军情六处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而将特工都异化为执行任务的杀人工具,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大反派便是其中的牺牲平。而在这一叙事过程中,邦德始终作为军情六处的忠诚棋子来帮助其实现政治目的,铲除异己。为了更好地执行任务,服务于军情六处,在影片中邦德更是减少了与邦女郎们的暧昧调情,专心效忠于m女士,即使知道了m女士不顾其生命危险,在其考核中作弊,也不计前嫌,不离不弃。当最后m女士倒在邦德怀里,邦德在m女士额头来了一个深情长吻,我们才发现,原来m女士才是真正的邦女郎。
这部《007:大破天幕危机》就像是作为007电影问世50周年的主旋律献礼片,片中的邦德回归传统,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国家的安定。这部本来原汁原味的英国故事被美国人拍了半个世纪,用英国的故事唱着美国的主旋律,更是在全球赚了个盆满钵满。虽然这集的风格和之前的007系列有些稍微不同,但是唯一没有变的还是影片中所强调的美国的价值观。只要是观众在电影院中还是一边大口大口的嚼着爆米花,一边惊叹于好莱坞电影中的视觉奇观,那么邦德的故事还会继续……
《美国骗局》影评:骗到尽头覆水难收电影《路过花开》观后感电影《黑鹰坠落》观后感《婚前试爱》影评:不要因此为婚前出轨找一个堂皇的理由冰雪奇缘影评穿越时空的少女观后感电影《英雄》观后感《守望者:罪恶迷途》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