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环太平洋》影评:男人们的机甲梦
时间:2023-07-06    点击:161
《环太平洋》影评:男人们的机甲梦
从来不会主动为了某部电影想写点什么。以前写影评或者观后感都是上头布置作业要求写,带着看完之后得写点什么的心情看电影想必是为了逼你去仔细看,然而势必也打击了看电影的热情。高中的时候学校经常给放电影,基本上每个月一次,所幸放的不是俗套的教育片,而是当时刚上映没多久的新电影。那时小伙伴们都在期待每个月的某个星期四晚自修时看到体育馆的灯没有熄灭,于是就有各种级长班主或者某某说今晚会看电影的愉快消息到处传,在艰难得自习了1个小时后就可以等候一声令下大家愉快地搬椅子排成大队向体育馆进发。不过有时候会被要求写影评,说是为了参赛。我本身就不是个爱写东西的人,每每这时看电影的热情就直接减少了一半。电影能不能吸引观众电影名字起到了很大作用。《环太平洋》这名字乍看还真不会跟大机甲打小怪兽扯上关系。整部片子下来也没看出跟太平洋有多大关系,pacific rim,翻成环太平洋也不好说什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近100大洋的票价,在电影院就这么坐了2个小时多一点。所谓imax,无非比普通3d的3d效果好了那么一点,银屏大一点,宽一点,视听效果好一点,除此之外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值得比3d贵那么多的票价。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算不上特别惊艳。老美从来就不缺科幻特效大片,每年出那么好几部,部部通过视觉大餐赚取观众眼球谋利,这部电影在这么几年的特效大片中的确算不上突出。剧情也是一般,俗套,很传统的地球面临末日,然后英雄拯救世界,这之中不忘夹杂各种爱情,亲情,友情。美国科幻电影里不乏机器人,人类创造机器人或者机械武器来对抗灾难的电影比比皆是。这部片唯一跟其他科幻片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机甲。说到机甲,跟机器人的不同是,机甲需要人类去实现同步来操控,机器人直接是由人工智能来操纵。对于机甲,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日本。eva,高达,鲁鲁修,都是比较经典的机战动漫。片子里很明显看到了很多日本机战动漫的影子,比如人类同机甲的神经元链接,同步率,机甲送到战场的方式等等。电影里有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人类在大自然的狂风暴雨同庞大的怪兽面前那么无能为力,但是如果进了机甲,那么一切都会不同。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看日本的机甲打怪兽的片子,年代久远也叫不上名字。一般是5个人为一队,本来是人类,通过某种工具可以变身,之后会进入大机甲里跟怪兽战斗,5个机甲还可以合体!还有奥特曼打小怪兽(虽然奥特曼算不上机甲)也是看的超爽。至今记得关于奥特曼的很多东西(奥特曼们居住于m78星云,由奥特之王统治,整个星球的奥特曼们大多由奥特之父跟奥特之母生出来,看过的有奥特6兄弟,雷欧2兄弟,迪加3兄弟,爱迪奥特曼等等。)记得那时候硬是傻傻的相信日本真的很多怪兽等着奥特曼去拯救,还买了一本奥特曼图鉴还有怪兽图鉴来研究,想着长大后加入地球护卫队一旦光荣了奥特曼就附你身上就可以让地球人颤抖了。直到稍稍长大后才发现奥特曼跟怪兽其实都是由海绵构成的。看到微博的介绍说导演制作这片子是因为从小怀有宅宅的机甲梦。我想,很多男人从小看到那些打怪兽的片子,心里的热血或多或少都会被燃烧起来吧。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是,在世界的另一边,有一些人类,为了拯救世界,穿上机甲或者变身为奥特曼,使自己变强大足以与万恶的怪兽抗衡,心里便也播下小小的种子,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英雄来守护自己必须守护的东西。长大后发现奥特曼机甲战士都是骗人的时候,倒也没那么心碎,依然怀着我们的机甲梦,努力使自己变强大,去实现目前我们能够实现的东西。


《太阳之泪》影评
居里夫人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八)
《Life of Pi》影评:一场孤独的信仰之旅
《老男孩猛龙过江》影评
《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开心超人》影评:电影欣赏从娃娃抓起
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