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病痛、行走不便、蜗居豪宅……我们面前的蝙蝠侠,还是那个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蝙蝠侠吗?对以往蝙蝠侠系列电影有印象的观众,在看到这只苍老的“蝙蝠”之后,会忍不住为他担忧——蝙蝠老矣,尚能饭否?
借助那身铠甲以及超酷的战车,蝙蝠侠调戏众警察,大闹哥谭市的情形,让人暂且忘了他的年龄,开始期待他噼里啪啦一路打到底。没成想遇到栖身下水道的贝恩后,蝙蝠侠却被反派揍了个稀巴烂。导演诺兰只顾着怎么雕琢蝙蝠侠去了,对于贝恩几乎只有脸谱化的描写,蝙蝠侠败在他手下完全无道理可言。
但蝙蝠侠必须败一次,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影片的主题。在尝试到极致的痛苦之后,在无尽的黑暗中再次崛起。只是,这个过程太冗长了,冗长到连打斗动作都令人厌烦。对于一部冒险动作片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想赋予动作电影以深度没问题,但把“老有所依”的励志套路用在蝙蝠侠身上,还是太俗套了。
老管家想象在小镇餐厅里看到蝙蝠侠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活的那一幕,还是挺感人的。“哪怕不说话,只远远看着他幸福地活着就够了。”这是整部电影中唯一让我动情的台词。可是,这种俗常的平凡人生活,怎么会在一个超级英雄身上实现呢?即便是老了,蝙蝠侠还是照样能开跑车、泡美女,这才符合逻辑。要是还能再大干一架,拯救一下世界,这种“老有所用”无疑更有震撼力。
想不通身为70后的诺兰,为什么那么着急地要给蝙蝠侠身上注入那么多没必要存在的沉重感。英雄电影多一些层次感是好的,但在运作手段上如果缺乏层次,只是机械地奔着目标而去,还不如多快好省地轻装前进。所谓黑暗、绝望、孤独、冷酷,都没有做到位,我想这是刻意的剧情设计,干扰了影片氛围的营造,观众无法进入蝙蝠侠的情感世界,影片也没有提供这样的带入途径。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二)月亮河观后感《近距离击杀》影评:谁的谎言是可信的《穿普拉达的女王》观后感(三)电影《小时代》影评《惊魂游戏》影评:国产惊悚电影还能走多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评:我的眼里只有你《我爱你》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