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素人出演的现实题材《神探亨特张》,从观赏层面来说不能算赏心悦目,没有明星,画面都是街上乱哄哄的人群,内容也都是非常让人无奈的“负能量”居多,乍看上去和第六代某些认为自己揭露现实的作品很像,不过回复《千钧一发》风格的高群书胜在表达态度不矫情,没有在故事里掺入太个人化的情绪,作为还原一个海淀区民警的故事,它有触及现实的大胆之处,但没有过多抱怨现实的矫情,这点来说,也算难得。
大多数当下表现北京的故事里,还是比较多的华丽现代建筑会进入画面,《神探亨特张》是对准了北京城一个无法忽略的侧面,非常“屌丝”的一面。在街头熟练地张贴小广告的年轻外地人,穿着迷彩服在街头喊口号的美容院洗头小妹小弟,或者是冬天街头的面摊等等,和惯常银幕上表达的都市高级生活相比,非常的不现代、不美,但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恐怕都会接受它确实是北京的一部分。
在这一面不美的真相之余,《神探亨特张》表现了更灰色更深入一面的真相,那可能是普通人平时不经常能接触到的。民警每天接触到的更多是非法勾当,换假币、碰瓷团伙、小偷集团,大约三四个小故事组成了神探张每天奔忙于街头的生活剪影。每个罪犯的故事都很鲜活,当你站在受害者的立场,罪犯令人不耻,但是当罪犯的生活现状也作为一个个体被表现时,大多数人的反应只能和神探张一样,沉默无语。例如换假币的女人的小孩被车撞,碰瓷团伙拖家带口地去敲诈,他们极为个人的言论出现在银幕上,“我就是把钱从富人的口袋向穷人流一流”,“中华民族现在根本谈不上什么道德”,这些经过设计但比较现实化的台词成为整部沉重的电影中,观众情绪最能抒发的部分。
和高群书上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西风烈》相比,《神探亨特张》更接近之前《千钧一发》的纪实题材风格,我也认为这样的风格更适合高群书,现实、粗糙,不美但有力。现实题材最困难的部分其实是导演对它的态度,有些人是自以为是地利用,有些人是站在高处同情,好在高群书的态度是直面。
《热血教师》观后感(二)《阿甘正传》观后感:做个傻子挺好!《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影评:娱乐一下就好《飘》观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一)《赤警威龙》电影观后感《观音山》影评:刻骨的伤 铭心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