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万箭穿心》影评:你还是认命吧
时间:2023-09-28    点击:132
《万箭穿心》影评:你还是认命吧
影片《万箭穿心》的故事特别好,想必方方的原著小说也同样精彩。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不复杂,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但生死叛离之间,却充满了生活的奥义。生活的载体是人,而人皆有命运。就影片的主旨而言,我认为与“命”相关。
万箭穿心指的是风水上的房屋大忌(英文片名亦为fengshui),可谓迷信的天命。影片前半部分剧中人物患难重重,直至家庭解体,生活难以维系。天命的逻辑是这一家三口搬入新家,风水遭煞,才引致破落。而作为人的逻辑,或者说影片中那些隐忍之伏笔,才真正是爱恨交缠的命运捉弄。如果从年代上去推算,丈夫应属于知青一代。他与文盲妻子的婚姻纯粹是命运的错投。他年轻时的青春幻灭,再加上妻子倔强性格的情感压制,让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奉命行事的空人。影片前半部分所发生的一切恶果,皆由这不容之命因所造成。毋宁说是时代的捉弄。但影片并没有聚焦于时代本身,而是仅仅捕捉人物处理棘手家庭问题时的情感状态。像这样的人物性格速写,恰恰是导演王竞最为擅长的,他此前的《一年到头》和《我是植物人》都在此处术有专攻。祛除故事本身的娱乐性和人物复杂心理的艺术性,我认为在处理普通小人物的性格方面,王竞在《万箭穿心》这部电影里比之前做得最好。当然,这是一种电视化的反差处理,犹如捏面人似的脸谱定型。对于处在现实遭遇中的人,心理更应该是灰色的,纠结的,无奈的,行为往往受到源自于现实的不确定力量的神秘牵引。按理说,《万箭穿心》的剧本更应该处理成为一个综合着政策变换、时代境迁的家国沧桑的故事。很遗憾,导演在此关了玄门,舍大抓小,故事圆了个通透,就连美工也没有尽其所能地还原时代的风貌。
在影片前半部分的结尾,妻子是不认命的。一来她不认迷信之天命,二来她不认时代下所不能违的人命。这既是她对丈夫悲剧的结束,也是儿子对她悲剧的开始。影片的重点还是讲女人,尤其是后半部分,重心全部落在了这个作为母亲的女人身上。颜丙燕塑造的李宝莉是相当出色的,除现场有武汉观众对她的发音语感有异意外,几乎每位观众都认同她所饰演的这一母亲角色的命运多桀与挫折坎坷,感动莫名。在后半段的故事里,包括岳母、儿子、建建等所有主要人物都已随着时代的变化重新设定了生活的起点,甚至儿子和建建也都有了物质目标和精神归宿,唯独李宝莉深陷于过去的悲伤与倔抗之中。但是换个角度去看,当所有人都在时代的潮流中随波逐流时,李宝莉却坚守着个人的信仰,以小我的能力去顽强地生活着。影片最感人的段落莫过于儿子绝情弃母的反伦理宿命,李宝莉的悲剧深深地牵动着爱憎分明的观众的心。而影片的艺术性在此处也得到了升华,几乎平视对等的客观处理,并无过分张扬的煽情炒作。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精通数学的儿子的叛逆,是对“母亲”未来的彻底偏离,与其说李宝莉是被条条大路的万箭所伤,莫不如说作为“母亲”的她,是被时代无可避免地碎心穿膛。作为现实里的结局,李宝莉只有选择认命,跟着建建,喊一嗓“婊子养的”,推动着她不会开的机动车,离开那个曾经是信仰的家。
《万箭穿心》的故事是大气的、多义的、反思的,是对后下岗时代的深刻总结与机醒,渗透着无可追回的宿命与哀伤,也抱持着幻化的希望与梦影。如同《钢的琴》里女儿选择离开父亲一样,《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最终也只能认命,在残忍的现实里与儿子分道扬镳。好一个无可奈何,在这个发展、发展、发展的时代道路上。
影评人/向阳花


《搜索》影评:网络时代的道德绑架
《金刚王》影评
《情欲九歌》影评:关于性与都市的影像恋爱日记
电影《甲午风云》观后感
《哆啦a梦》影评:童年最美的梦
《快乐的大脚2》影评:从真快乐到假快乐
《孙子从美国来》观后感(二)
《拯救大明星》影评:梦想让你无所不能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