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广州ua花城汇影院,有幸参加了《十二星座离奇事件》的点映会。说起与ua影院还有一段缘分,因为我之前也参与了地下空间该项目的前期部分咨询工作,所以当初对整个商城及影院的蓝图还是有大概了解的。今天实地来到,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影院相较其他家,地方宽敞,装修豪华,硬件设施俱佳,就是观影时冷气太足,总觉得凉飕飕的,要知道这可是一部惊悚片啊,哈哈,或许影院就是要配合这个效果吧。
说回《十二星座》电影,影片集结了佟大为,秦昊,柳岩,杜海涛等一干明星,演技倒无太多挑剔,剧情开始也调足了观众的胃口,但是结尾却一泻千里,犯了众多电影同样的弊病,虎头蛇尾,莫名其妙地结局。可以说惊艳了大半场,却小清新离奇失望地收了尾。
我理想中设计的结尾要么像《十二宫杀手》里一样似是而非的罗生门结局,凶手要么是七人中的其中一个(也包括超自然凶手小宇),要么是另有其人,比如是陈为治疗的其中一个病人,比如是精神病康复医院的那位医生(剧中对该医生的设计显然是突兀和不完善的,看起来有戏,实际又没戏),或许就是一位不曾露面也不知道身份的神秘人。要么结尾就如《禁闭岛》、《机械师》、《记忆碎片》一样,是其中某位精神障碍患者的臆想与现实的错乱交叉,所有的电影情节可以是故事中的故事,电影情节可以游离于故事或现实或故事中的故事,这样的效果是否会更惊悚更悬疑呢?
点映会后,盛导自己也承认是第一次由文艺片改拍商业惊悚片,虽然临摹了许多悬疑片和日本推理素材,但是经验毕竟不足,只是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影片的主题还是非常清晰的,所谓的星座、命理占卜是改变不了命运的,但是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并不断地修正,通过星座讲人性,讲心理层面的问题。
通过媒体对盛导的采访,个人感觉这也是中国电影目前的悲哀,一个热衷于精于独立电影及文艺电影的有为年轻导演,迫于在影视界的生存以及能继续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下去,无奈也要暂时下海投拍这些充满商业噱头的影片。有几人能一如既往地脱离实际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就像秦昊这样有才华有个性的演员,近年也都拍了不少商业题材的影片(《下一个奇迹》、《初到东京》、《长江图》等等)。在生存与现实面前,你有时总要暂时向现实低头。
《潜罪犯》影评:黑白秩序的重新建立《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600字《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十二)《桃姐》观后感二《入殓师》影评: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电影《咒丝》观后感《金蝉脱壳》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