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日记》影评:挨千刀的白百何
文/曾念群
在电影《整容日记》里,你可以说“千刀万剐的白百何”,也可以说“挨千刀的白百何”,这话不存在任何的戾气,也没有贬损之意。喜剧的世界有时就是这么好玩,词性也变得雌雄同体,令你突然变得包容起来。
古语有言“女为悦己者容”,以前一直被简单粗暴地解读为“妆扮”,顶到头也就是“精心打扮”之意。从动机上讲,不论是古时候的妆扮还是现下的整容,皆以改变本来面貌为出发点,同样都以“精心打扮”以求“悦己者”为目的,本质上是共通的;从手段上看,不管是眉笔还是脂膏,不论是手术刀还是硅胶,都是实现美化的手段,只存在手法的不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整容从内涵上也可以看成是妆扮的深层次进化,换句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之“容”放眼当代社会时,当扩展到“整容”的边域。如果实在要扯谈化妆和整容的区别,那只能说存在一定的价差,而且“挨千刀”的整容要比化妆来得更易触发人体的痛感神经,是种长效“化妆”或说“毁容”。
《整容日记》中的郭晶在“挨千刀”前,除了传统的“为悦己者容”之目的,还有些微现下社会的揶揄。由于在她身上不存在天生丽质,大学毕业就遭遇“双失”,既失恋又失业。失恋的部分架构有点松垮,既然男朋友觉得你长得跟车祸现场似的,实在无法继续忍受,那又何必卿卿我我有当初,见过无法满足其审美需求而拒之千里的,还真没见过用完才猛回头发现自己一朵鲜花插牛粪的,只能说这种男人属受虐型人格分裂。
失业部分就好解读了,每个走上社会的人都有感同身受的遭遇,除了专业素养,有个符合大众审美的样貌和气质是活生生的现实,尤其是在这个人才过剩,招个前台小妹都可以收到千百份简历的时代,在同等学历和修养的前提下,谁都想要最最美丽芬芳且令人愉悦的那朵娇花。没办法,审美本来就是种主观情趣,是个自私而残酷的玩意,直逼得9岁就博览群书的凤姐剑走偏锋。
《整容日记》很好地承袭了白百何《失恋33天》以来的“小妞电影系”,风趣与絮叨并驾,卖萌与犯二齐驱,人物设定拿得起放得下,话题落点时尚又接地气。白百何凭借小妞电影发家致富,并终如一潜心于小妞电影的生产,像她这样的女星也唯此一人。更难得的是她还打破了女演员婚后不红的魔咒,同时保持着国内女星合拍片最高票房纪录一项。
众所周知,扮丑也是女星寻求羽化与蜕变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每一个女演员都有那个勇气,弄好了是《食神》后蒸蒸日上的莫文蔚,弄得不好就成了永远“风华绝代”的石榴姐。老实说白百何在百花争艳的女星中并不算国色天香的那种,顶多算是个颇具亲和力的好姑娘,正因为如此,白百何的电影人物定位都是坦坦荡荡,率性而为。但如果谁要说白百何长得不好看,估计也没人会答应。所以《整容日记》开场郭晶前男友嫌弃其长得跟车祸现场似的时,我只能说这瞎了钛合金狗眼的家伙丧狂至极,劈腿就劈腿吧,何必用这损招来利己。
影片在人物造型上并没有像当年《食神》对莫文蔚那般狠心,想必导演也不敢轻易僭越观众的审美底线,故“挨千刀”前的郭晶其实并没有那么的不堪。导演组更不启敢用凤姐之类的演员来扛鼎整容前的郭晶,包括整容后如鱼得水之际,白百何也更多的是在造型和气质上实现蜕变——倒是配角张瑶一毁到底,将审丑的美学演绎出了另一种佐餐鸡尾酒的味道。
《长江七号》影评:父爱如山《怪物史莱克4》观后感《老雷斯的故事》影评:可爱外套下的平庸说教《发光体》观后感叫我第一名观后感二《那日出日落之间》影评《辣妈正传》剧评:时尚女魔头育儿记《美丽心灵》观后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