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第五季节》影评:人与自然的悲情诗
时间:2023-10-14    点击:138
《第五季节》是由一对比利时和美国的夫妻档彼得·布洛森和杰西卡·霍普·伍德沃斯合拍的。这部影片是这对搭档“人与自然冲突”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他们的首部影片《大草原安魂曲》在06年获得威尼斯最佳处女作“未来金狮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泪之高原》也在09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周展映。经过三年的筹备拍摄,这部《第五季节》很有可能是本届威尼斯的一匹黑马。
电影开始于一个很长的镜头,一张室内的方桌两端分别有一个喝咖啡的农夫和一只母鸡,农夫很友好地请母鸡叫,而只“咕咕”了一下的母鸡却造出一坨“排泄物”。引起哄笑的镜头却预示着这个村落的灾难——春天不再来。故事发生在一个较为原始落后的、以农业和奶牛为主的小村庄。冬天,奶牛场主的女儿和杂货店主的儿子相爱了。全村人以点燃枯树枝来辞旧迎新,不想树枝却怎么也燃不起来。春天,养蜂人的蜜蜂都不见了,养牛人的奶牛却不肯产奶,播下的种子也不肯发芽,全村人陷入了恐慌。夏天,鲜花虽然带来了短暂的快乐,贫穷与饥荒却越来越严重。秋天,村民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弹尽粮绝的痛苦,他们把错误都归咎在一对外来的父子身上,认为是外来人身上带的晦气导致了一切。人类的文明因物质的贫乏而消逝了,村民愚昧地把这个外来父亲逼上绝路……
大量的全景长镜头,典型的原生态背景,精简的对话,富有象征意义的面具等使得该电影完全脱离了故事片形态,而更像是一首悲伤的、有着空灵意境和深厚内涵的抒情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的生态背景下显得亲密而又脆弱,自然的抗议造成人类的灭顶之灾,所谓的道德与文明简直不堪一击,不足一年的饥荒并不至于折磨死人,却折磨死了人的灵魂……
影片是在比利时的一个自然区condroz取景的,镜头中毫无破坏的原始生态景观如演员一般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人们在这样硕大的背景里显得渺小而无助,正是这样的对比构成了这部错落有致的诗电影。《第五季节》弱点在于其故事性不强,然而它抽象的寓意也许会被个性而艺术的威尼斯电影节所青睐。


《幸福的馨香》影评
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二)
电影赤警威龙观后感
电影《谎言之躯》观后感
《梦回台儿庄》观后感:岁月留痕
《罗马假日》观后感
老人与海观后感(1)
《赖小子》影评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