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宫崎骏《魔术师》影评
时间:2023-10-14    点击:190
宫崎骏《魔术师》影评
宫崎骏在作品中描绘了许多欧洲的风景:《风之谷》的人物服饰有着巴尔干人的装束;《天空之城》有着英国19世纪工业革命的痕迹;《魔女宅急便》综合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爱尔兰的阿兰岛风景;《红猪》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街道到处可见欧式建筑的布局。高畑勋和宫崎骏都把法国动画家保罗·古里莫作为楷模去学习,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对汤屋的外景、结构、拍摄角度都能看出《国王与小鸟》中宫殿的影子。在法国动画家里,西维亚·乔迈坚持手绘动画,这一点与吉卜力很相似。他的作品不用对话或尽量减少对话,他说:“倘若没有台词的束缚,你将可能更加自由地创作出真实的画面,用动画的形式本身‘言语’。”因而他的动画呈现出另一种风味。在他导演的动画电影中,有两部作品与孤儿主题相关:《疯狂约会美丽都》和《魔术师》。《疯狂约会美丽都》与《魔术师》在表现的主题方面很相似,都是大人去寻找走失的孩子,但在故事结构上并不雷同。两部作品都是通过大人的双眼去看世界的,“法国成年人把儿童看做另一个自我……大家觉得孩子总体上不过是较小的成人罢了,是小精灵而已”, 西维亚·乔迈以一种别样的眼光看待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因为这些孤儿也同样生活在成人身边,他们的存在特性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在《疯狂约会美丽都》中,失去双亲的查宾自小就与婆婆苏沙相依为命,查宾每天少言寡语,看上去很不快乐。婆婆想出很多方法培养小查宾,但都不见效。后来婆婆在查宾的床下发现了他收集的大量自行车图片,于是就努力把查宾培养成自行车赛车手。查宾在参加一次环法自行车大赛中被黑手党带到美国纽约,被富人们用作赌博游戏的工具。婆婆为了救出孙子漂洋过海到美国,遇到年老色衰的三姐妹,她们一起救出了查宾和另外一名被困的赛车手,一起远离这个美国大都市。影片透过法式幽默把社会上尖锐的矛盾与不合理制度揭示出来,显得轻松诙谐。比如自由女神像被刻画成一手举冰激凌、一手捧着汉堡的胖妇人,让人捧腹后又佩服创作的高明。由于画法的夸张大胆,使得想象力在动画画面中呈现一种跳跃感,当婆婆伸出脚把行驶的汽车绊翻时也不会有一种质疑感。在宫崎骏那里则不同,他还是会遵循现实中的法则,那些强大的力量有着神秘性。在西维亚·乔迈创作这部影片的剧本时,他的双亲已经去世了,这在电影中的查宾身上就有所反映。查宾父母的相片一直被婆婆珍藏着,这也是乔迈对于双亲的爱。在动画的末尾,他还特意加上了“致我的父母”这样的话语。查宾作为孤儿在影片中的遭遇,也是乔迈对于自身感情的投射。影片淡化了查宾的悲剧性,但却以一种真诚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这个观察的出发点就是婆婆苏沙。乔迈所做的,就是把动画献给成人,圣埃克絮佩里在《小王子》的献词中写到:“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倘若所有这些理由加在一起还不够,那我愿意把这本书献给还是孩子时的这个大人。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可是他们中间不大有人记得这一点)。”[3]因为婆婆这个角色,已经在前面做过分析,她就是母爱本身。所以在剧中表现婆婆对于孙子的爱有时非常夸张。婆婆用狗作为动力,坐在皮艇上经历狂风暴雨而跨越了大西洋,这样的夸张手法表达出的是婆婆对孙子无限深沉的爱,无论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都不能阻断这份爱。乔迈把这部影片献给了大人,大人通过婆婆苏沙的眼睛去看待这个病态的社会,而最后婆婆和孙子一帮人缓缓驶出纽约城的灯火辉煌,景色慢慢暗下去,却是迎来了新的黎明。在苏沙的老家,那栋老房子已经在城市化、路网化的建设中被包围得透不过气来,每当火车驶过的时候,那只形态憨厚的狗就会对着列车狂吠,这个声音代表的是作为像苏沙婆婆这样拥有纯真心灵的人的抗议。在宫崎骏的动画中,对日益异化的世界的反思也随处可见,但宫崎骏用的是诗意的表达;而乔迈用的是幽默的讽刺。苏沙和三姐妹作为女性的代表,引领着故事的走向。在片中,男性角色已经变得呆板笨拙或邪恶势利。孙子查宾作为孤儿存在,需要通过母性的光辉重新获得生存的自由,即查宾身上的女性特质的解放,才是求解正道的根本。宫崎骏的孤儿形象具有与自然一体的神秘性,需要孩子首先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然后去寻找那个更大的庇护所在,一段冒险就是一种求得和谐的尝试。如果说《疯狂约会美丽都》讲述的是母爱的话,那么《魔术师》则塑造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主人公魔术师迫于生计辗转于欧洲各地,他来到苏格兰西岸的一个小酒吧里,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位在酒馆工作的女孩爱丽丝被他的表演深深吸引,他们就这样结识了,女孩跟随魔术师来到了爱丁堡。女孩的身份一直没有作交代,她的家人也一直没有出现,看上去就是一个没有家的孩子,这留给了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乔迈把这个故事演绎得像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魔术师面对生活的艰难坎坷,没有忧伤,有的是那份恬淡从容。女孩一直相信魔术师能够变出她想要的东西,魔术师为女孩买了红色平底鞋、白色外套、高跟鞋、蓝色连衣裙等城市女孩所穿戴的东西。后来她遇到了自己心仪的男子,在一次约会中被魔术师撞见,魔术师躲在了衣架旁没有打搅他们。他知道女孩不用自己照顾了,就回到寓所取出他的魔术道具兔子,将它放回自然中去。魔术师留给女孩一封信,里面装了一笔钱和一张便条,便条上写道:“世上没有魔术师。”在影片最末尾,荧幕上出现了一张小女孩的黑白照片和文字说明:“这就是魔术师经常翻看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孩名叫索菲·塔蒂谢夫,而魔术师的名字就叫塔蒂谢夫。”这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魔术师到处去表演,为的是寻找到失踪的女儿。在与爱丽丝相处的过程中,魔术师一直把她当做女儿一样去爱护。在魔术师眼中,这个看上去没有人照顾的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儿,如果自己的女儿也能够得到别人的眷顾,这该是多么幸运!乔迈没有美化这个现实世界,但他所做的,就是通过一双善良纯洁的大人眼睛去描绘所经历的一切。每个人眼中的风景都不同,世界不需要用同一个标准去对待。在别人不喜欢自己的表演时,魔术师就离开,寻求新的观众。那老旧程式化的表演没法与现代的劲舞热歌相抗衡,魔术师的坚持与平静带有的那份忧伤在观众心里升华,直到悬念的揭示。在离开爱丁堡的火车上,魔术师又一次为一个小女孩表演魔术,不同以往的是,这次小女孩拿到了自己掉下的短铅笔,这样的情节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在魔术师的心中,他已经不是作为一个魔术师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懂得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存在。那间锁上的寓所里,街灯从窗外投出一片蓝色的光,风吹动窗帘,在墙壁上投下一只鸟儿飞翔的影子。这是一只自由的飞鸟,象征了爱丽丝获得了爱情和幸福,也象征着魔术师对走失女儿寄托的希望,更象征了魔术师在寻亲旅途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魔术师以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为原型,因为塔蒂在16岁时就已经长高到一米九二,所以魔术师在动画中也被设计得很高。在影片开头,使用了真人电影中的音乐。故事快要结尾时,魔术师闯入电影院,正在播放雅克·塔蒂的电影《我的叔叔》,表达了乔迈对塔蒂的敬意。音乐配合了剧情的发展,以钢琴、大提琴还有萨克斯管等乐器演绎着舒缓忧伤的旋律,陪衬了魔术师和女孩的细腻情感。大街上流动的车声反映着人群的忙碌,时而播放的流行音乐说明了时代的喧嚣。因为很少的对话,故事通过画面传达,发黄的灯光以及时常被雨雾笼罩的苏格兰小镇,使得在冷色调的氛围中又有暖色的调和。魔术师所穿的衣服,由开始的红色转变为后来的灰黄和灰白,暗示了他的境遇。女孩最开始的红色外套到后来的白色,再到最后的蓝色裙子,显示了女孩走向成熟和自信。乔迈用他独特的画面呈现出了父亲对走失女儿的爱,这与宫崎骏的动画直接描写孤儿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魔术师的人生际遇交织在不断漂泊和流浪中,最后他的归宿也没有作明白的交代,也许是还乡,也许是继续前进。宫崎骏对时空的把握有着东方美学的特质,在反观中求得无限和永恒,山水草木不是一往不复而是循环相顾的。在有限中把握无限,一花一世界,一水一自然,作为终有一死的人,以有限牵连着无限。两人对同一题材处理方法的迥异,给了观众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动画电影的可能,是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丰富表现力的体现。


电影《放牛班的故事》观后感
《归来》影评:为失散的年代守护真爱
《秋菊打官司》观后感
《缘来是游戏》影评:游戏里玩出的真爱
《变形计》观后感
《幸福的馨香》影评
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二)
电影赤警威龙观后感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