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听风者》影评:与谁为敌?
时间:2023-10-14    点击:125
在《听风者》的结尾处,在优美的歌剧声中,圣洁的葬礼、危机四伏的工商联谊会和装满炸药的汽车交叉剪辑,这让我想起了《教父二》中在教堂的圣歌中所进行的残酷杀戮,虽然在主题呈现上大相径庭,但能看得出麦兆辉和庄文强还是力图在这个将这个国共斗争的红色故事拍出点人性色彩来的。我们看到影片将细节还原精细到了街上的《太太万岁》的海报,但在所有的内景空间中,时代标记性的主席像都没有出现过,即使是在701这样的国安部门,创作者在力图让观众忘记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仅仅是从故事与人物的传奇性上去接受影片。但这种去政治化的努力在最后功亏一篑,这种军民齐动手,将美蒋特务一网打尽的昂扬结局很久没有在电影中看到了,当然这个场面唤起了我很多关于反特电影的童年记忆,曾经的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一次次地意淫胜利而乐此不疲的。而那种仪式化的对牺牲同志的崇高致敬也表明了这是一部有着鲜明政治立场的主旋律电影,但在致敬的人群中梁朝伟让人有点出戏,那写在脸上的心潮澎湃并不能打动我。
麦庄是编剧出身的导演,而《听风者》在摄影、美术、音乐这些视听元素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整部影片看下来赏心悦目,尤其是周迅的服装造型,既符合时代背景,也迎合了现代的审美趣味,但最大的问题出在他们本应最娴熟的编剧环节。前后的感情依托没有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叙事链条中,前面一直在建立观众对梁朝伟扮演的瞎子何兵的命运期待,但到了最后,却用周迅扮演的特工张学宁来完成情节高潮,这导致关于男主角的命运描述和特工战的交手会合都不够充分,一个被体制化的奇人异事所带来的内心交战与情感救赎最后突变为一个信仰主题下的主旋律故事,剧力的分散使得这个故事本应具有的直抵人心的力量打了折扣,观众看起来有震动但无感动。
对于麦庄这种香港本土导演来说,这样的题材尝试既勇气可嘉但也显得有点两难,我似乎感觉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是站在对手的立场上与自己作战,选择吴家丽、龙威、方平几个老一代香港电影演员来扮演反派,也许正是这种心态的自然流露,在这种如履薄冰的创作心态下,他们很有可能在考虑审查因素时矫枉过正,那个谄媚式的结尾,也许很多内地导演都做不出来。对于《听风者》的故事文本,内地观众应该很熟悉,就是柳云龙导演的电视剧《暗算》的第一部分,但《暗算》中因个人膨胀、感情受挫而自杀的灰色结局要耐读得多。
红色电影也许是香港导演最后要攻克的一个主流华语电影类型,如徐克也在筹拍《林海雪原》,他们选取都是富有传奇性和戏剧性的故事人物,而且都是共和国初创的政权青葱年代,从而回避了国共正面战争的历史尴尬,但他们首先要过的是自己这一关,因为他们在更深入地介入中国电影所处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如何在迎合审查体制的前提下对得起历史和自己的尊严,立场和心态的拿捏可能会是一股很痛苦的适应过程。


《功夫梦》观后感
《简爱》观后感
《疯狂的导演》影评(一)
《幸福情人高一D》观后感
《乱世佳人》影评:爱还是活着?
《春娇和志明》:理直气壮并且无可厚非地“二”
《四大名捕》影评:陈嘉上改造武侠 江一燕颠覆演出
电影《环太平洋》观后感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