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二次曝光》影评:范冰冰领衔的女性荷尔蒙狂欢
时间:2023-10-14    点击:196
《二次曝光》的预告片营销很特别,有声无画版和有画无声版仿佛支离破碎浓墨油彩的悬疑拼图,呼唤着我们的解构和解读。我承认我是因为预告片才去看的这部电影。看过之后给我一个朦胧的印象,那李玉向金基德致敬,影片向《黑天鹅》致敬。
很多人说《二次曝光》是李玉的野心之作,我想说,这个片子至少是一部诚意之作。女导演运用女性细腻的感触和冷静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段压抑分裂状态下因爱而生的迷幻旅程。女一号则在极度癫狂的白日梦游中,浸透了雨水泪水海水湖水洗澡水和天花板漏水,如同一曲细节紧密的二重奏,一次又一次将观众的身心置于歇斯底里的高潮中。直到剧情最后的“二次曝光”,我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一部女性到骨子里的电影。
女编剧的极致叙事
还记得当年看金凯瑞的转型之作《灵数23》的时候,心中不禁唏嘘感慨,倘若哪天中国人能写出这样的剧本,导出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那就说明中国电影进步了,至少是多元了。 《二次曝光》的题材风格,贴近《美国狂魔》《超时空来电》或者韩国《蔷花红莲》之类的精神分裂片。毕加索说:好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剽窃。比尔盖茨如是,乔布斯如是,宁浩盗版盖里奇亦如是。
然而李玉复制的并不彻底。即便有谋杀、刑侦、悬疑这些商业的外壳包装,女导演依然无法摆脱在拍摄《苹果》时的那颗文艺纯良的心。所以剧情推进稍显缓慢,电影配乐的节奏风格也没能恰到好处的振奋人心。其间的台词和场景,还残存着些许以往纪录片的痕迹。
剧本是一种文字创作,而文学是大宗。在这里顺便提一句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原本是一个因作家之间剽窃引发的一波三折惊险刺激的悬疑故事,孰料到终篇收尾却出其不意的升华出了一个隐藏在日本社会内部有关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的命题。
女导演的商业实验
中外女导演出彩的并不多。暂且不提诺拉艾芬、索菲亚科波拉和法国的先锋派女导们,国内有许鞍华、张婉婷、李少红、黄真真。个人很喜欢张婉婷,拍出的爱情题材凄婉动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玻璃之城》。李玉所处的环境不同,身在大陆,她更多的是关注现实,走的是一条更复杂的探索之路。
《二次曝光》的故事创意就是如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导演选择这样一个剧本的勇气,按照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将一个爱情题材演绎解构成一部惊悚精分片,大概应该算r级或轻微cult片的范畴。女导演不仅选了,而且还驾驭得不错,拍出了很多新意。以往同类型国产片,不是拍成张震讲鬼故事,就是让人一头雾水的乱炖闹剧。《二次曝光》中有很多很见功力的桥段,如两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撕破脸皮,因爱生恨泼口对骂,原生态临摹生活真实,李玉的功力丝毫不逊于王小帅和贾樟柯。
李玉拍纪录片起家,我对她惟一的印象就是那部地下电影《苹果》,朴素、纪实、关注最真实的底层现实。李玉最令人感动的无过于她将个人风格融入商业浪潮的决心,把目标定在票房上来证明自己。毕竟,鬼才的姜文大叔还忍不了恶气,通过《子弹》重出江湖技压群雄。《二次曝光》中,李玉频繁运用了航拍俯冲视觉、意识流处理和唯美艳丽的画面渲染,与美国剧情片接轨,颇有国际范儿。导演的探索和诚意,由此可见一斑。
女演员的画龙点睛
范冰冰塑造的角色,类似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里的杜梅。因为童年心灵阴影,导致性格和精神有歇斯底里的主流或分支表现。杜梅是外在现实化的发作,而范爷则是通过一场迷幻的行为梦境,以虚写实,跌宕起伏逐级高潮之后,最终揭示转折点,却原来这一切都是梦幻营造的结果!从而令观众感到疼痛的认识到:片中人物性格的起源、形成以及爆发点。 国内同龄的女演员中,范爷和章子怡、小宋佳、张静初,都算比较勤奋和勇于挑战角色的好演员。在《二次曝光》中,范爷呈现出的美艳容貌和哀怨迷离的气质,随着背景变换而一路狂奔,心魔的彷徨挣扎与整部影片的基调融为一体。收放自如的表演,很好的诠释出了一个为了爱情而癫狂、脆弱无助的、略带神经质的冷美人形象。 很早以前,对范爷的印象就是一个漂亮花瓶而已。不过平心而论,从《手机》《苹果》《麦田》《观音山》一路走来,范冰冰似乎刻意在进行自我挑战和超越。诚如因主演《暮光之城》而成名的罗伯特帕丁森,为了摆脱帅气小生的局限,参演了《大都会》《漂亮朋友》等诸多独立制片的文艺佳作来证明自己的潜能和实力。
成龙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和他们一样而接受你,而是因为你和其他人不一样而接受你。我想对于范爷而言,坚守住她的执着塑造了一个个性情独特的角色,大概就是验证了这句话吧。她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她引领了这部影片,更成就了导演李玉的种种尝试。


《亿万彩票》影评:有看点有高度敢担当
《东成西就2011》观后感
《好戏还在后头》影评:戏剧与电影最完美的融合
《一代宗师》影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功夫梦》观后感
《简爱》观后感
《疯狂的导演》影评(一)
《幸福情人高一D》观后感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