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港版名叫《悬红》)在内地的待遇比香港冷清多了,主要原因在于近几年港产喜剧片在观众心中树立的地位渐渐下滑,多形成了有票房无口碑的尴尬局面,因此这样一部片名文艺而晦涩的喜剧电影本身已形成了一种吸引的隔阻,加上导演冯志强不是人所周知的重磅导演,由今来看想要力挽狂澜已是艰难之事。而在香港,《悬赏》却是屡被热捧的一部奇片,主要原因,在于电影还未上映就被评选进入了“当代香港15部经典电影”名单,由此可见,内地观众图的是娱乐,而香港观众找的是情怀,当意义大于形式的时候,《悬赏》就变成了一只不具普适性的本土困兽。
对于香港观众来说,《悬赏》的兴奋点有两个,一是久别荧幕的万梓良的回归,二是“无厘头喜剧精髓”的传承和延续,尽管万梓良是以友情客串的身份被映在片头字幕,但实际戏份绝对不少,对看惯港片和港剧的观众来说,万梓良是陪伴多少人走过春秋冬夏的时代演员,虽然在片中带有神经质的父亲这一角色并没有多少演技的发挥,但有的演员只要往那一站那种时代的感觉就回来了,另外一个让人惊喜的彩蛋是片末许冠文的亮相,他饰演一个国际悬赏高手,另外导演安排他的加戏仿佛也在不断提醒,这是一部具有纯正血统的港式喜剧电影,让我想起了《豪门夜宴》里许冠文和周星驰骂骂咧咧地争抢鸡屁股的情节,恶搞和敬重,让许老爷仿佛成为了考量港产喜剧纯度的殿堂级符号了。然而不是很纯正的内地港产影迷,很难对其中的梗保持绝佳的兴奋感,而事实上杜汶泽和薛凯琪在内地的号召力也并不是很强大。
虽然电影剧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创新意义,不像王晶、刘镇伟等人不断翻炒自己的过去,但在内地上映时,依然要将导演冯志强冠上“周星驰御用编剧”的名号借以拉近电影与内地观众的距离,其实这样以来,会容易造成观众在潜意识之中与周星驰电影形成类比,而事实上,电影除了延续了传统香港喜剧电影那种抖机灵的技巧和模式之外,讲的还是关于金钱和人情的本土故事,当然也可以将《悬赏》看做是喜剧版的《夺命金》,只不过结尾道出了比较光明的主题,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像杜琪峰,可以将一部纯港片在传达的意义和命题上“去香港化”,所以内地观众很难理解电影中的悬赏究竟要传达什么现实意义。
若说电影真要找到和周星驰电影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将三个主角都放在了最为底层之上,悬赏猎人,被遗弃的女儿,以及神经叨叨的老爸,在这三个角色身上我们无处不能看到他们在周围所具有的存在感,然而以赏金为故事穿针引线,并实现了突破自私、悟透人情也算没有暴露导演手执导筒技术含量的不足,道具还是很好地起到了以物喻理的作用,一些桥段上,港产电影无剧情限制、无精密计算的意识流也回来了,如郎清和椰子佬打牌脱衣那段,处处都在考验着观众的反应和期待。
然而剧情衔接的逻辑混乱以及剪辑混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弊病,或者说,这部电影毫无剧情可言,插科打诨,嬉笑怒骂被零散的切割,很多地方都是停一停,发生一段无关紧要的故事之后赶着剧情前行直至结束,这种跳跃式的思维其实让电影节奏并没有出现太大跌宕起伏,整体感觉很平,另外勇斗甘蔗帮那场戏更是莫名其妙,我不知道导演选择如此做法,到底是还是学星爷还是要摆脱星爷光环投影的庇荫。
不过《悬赏》还是要比很多华语电影稍好,至少它并没有像很多电影才上映就刻意醒目地标注上威尼斯的黒底白狮子一般,将诸如”经典港片“之冕拿出来得瑟。
电影《神奇》影评《太行山上》观后感:人性的光芒《浮城大亨》影评:渔家小子到大亨的奋斗史《宝贝计划》影评:成龙的计划《甲午大海战》影评:一部教学幻灯片《老男人历险记》影评:微影见大义《蝙蝠侠》观后感《国王的演讲》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