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6235754
《马耳他之鹰》影评:黑色电影的典范
时间:2023-06-09    点击:129
《马耳他之鹰》是一部非常老的片子,虽然拍摄于1941年,但这部作品应该丝毫不会让当代的年轻观众觉得沉闷。电影节奏极其简洁明快,细节众多,信息密集,舞台化痕迹也不重。
电影《马耳他之鹰》改编自同名侦探小说,其中的主角spade在美国侦探小说协会的世纪评选中超过了福尔摩斯,成为最受欢迎的角色。而在电影中扮演spade的亨弗莱·鲍嘉,后来又主演了《卡萨布兰卡》。
《马耳他之鹰》是部黑白片,以老电影中很常见的强烈的风格化音乐和空镜头开场,然后迅速进入了主题:侦探spade接到一桩委任,某个陌生小美女请他去跟踪一名“危险男子”,称自己的妹妹与那个男人私奔。影片的风格在开头这一段戏份里就展现无遗:对话极为迅速,台词中包含着很多信息,毫无冗余。随后画面跳至中规中矩的角色中心——侦探spade的助手回来,对小美女一见倾心,自告奋勇去担当跟踪者的角色。
一个现代观众或许会误以为这名助手是“男二号”,类似福尔摩斯身边的华生或者蝙蝠侠身边的罗宾。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会很快被这部古典影片的独到思路打上一闷棍:画面陡然一转,一个短促的镜头出现。助手在黑夜中面对着一把枪。枪响了,他死了……类似的“闷棍”在几分钟之后再次出现:spade去认完尸,回到办公室,秘书说,助手的老婆来了。在观众还在揣测男主角会如何说出一个煽情的(如果你是韩国电影粉丝)或者是内敛的(欧洲电影粉丝)或是纪录片式的(伊朗电影粉丝)“sorry“的时候,他却一把关上了办公室的门,跟里面那个一身黑衣的寡妇热吻了起来,奸夫淫妇毫无悬念。吻完了,寡妇怯生生问一句:“是你杀了他?你可要好好对我。”到这会儿,观众应该会过了意:这部影片的主角不是什么高大全的英雄好汉,跟我们想象中的“老电影男主角”完全不一样。
一个熟悉侦探小说发展史的侦探迷应该可以告诉你,关于美国的“硬派侦探小说”如何在那个年代独树一帜,如何摆脱欧洲传统推理小说的风格。而熟悉影史的电影迷则会告诉你,美国四十年代的“黑色电影”流派是怎样的。毫无疑问,《马耳他之鹰》原著是“硬派侦探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而电影版则是对其精髓的影像化诠释。影片中丰富曲折、悬念迭出的剧情,以及妙语如珠的剧本,充分显示了其背后深邃的文学基础。不过,对于一个当代的年轻观众来说,从《马耳他之鹰》中更为容易联想到的是“武侠小说”(尤其是古龙路线)和一些当代经典电影。
就前者而言,《马耳他之鹰》中的主角干练、沧桑、身手好脑子更好,亦正亦邪而又坚持原则,跟古龙作品中的很多主角颇有类似之处,而电影整体显现出的对于体制的轻蔑也与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之远”颇为相似。而对于后者而言,《马耳他之鹰》中很多段落都能让人依稀记起当代经典中的相似之处,比如《老无所依》、《低俗小说》。《马耳他之鹰》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同时也足以让观众明白,美国电影今天的成就和未来的辉煌,早在七十多年前已有伏笔。


美丽人生讲什么,影评
这个杀手不太冷讲什么
泰坦尼克号影评
福州森林公园
福州西禅寺
福州西湖公园怎么样
福州石竹山
福州有哪些景点推荐
17086235754
阿钟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