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子弹》中,推理的戏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不仅分量足,还有质量。在近几年看的电影中,不计康伯巴奇的《神探夏洛克》,这一部《消失的子弹》可算是推理的精品。推理剧一忌谜题过于简单,二忌答案无中生有,三忌剧情松散,《消失的子弹》却大玩了界限一番。”消失的子弹“这一全剧线索一直穿插引领着剧情,推理剧常有的”伏笔“也用的炉火纯青,枪战、重口味等一直维持影片的热度。
我认为推理剧的核心应由两大部分构成,一,犯罪情景推理,即凶手如何杀人的推理。二,犯罪动机推理,即凶手为何杀人的推理。不得不说本剧在这两方面都把握的相当好,通常一个好的推理剧都是把其中一方面做到极致,而《消失的子弹》把两方面都做到了。
全剧一直捉住观众的视觉与思维在”如何杀人“上,而把”为何杀人“这个想法给遮盖了。到后来,消失的子弹真相得出之后大家才开始会想,凶手为何杀人,这种二次推理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观众的大脑没有放松的机会。而导演的绝就在于,当观众到最后也想不到凶手为何会杀人的时候,导演还要告诉我们,幕后凶手另有其人,并且是一个好人,这时我们可能会怀疑结局会不会很坑爹。然而,动机就是我们深有体会的”社会的罪“,并且根据之前埋下的伏笔,结局就显得出人意料却又情理之中。
本剧的重点并不在于”消失的子弹“,而在于人物之间的关系与社会的各种矛盾,但无疑”消失的子弹“本身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案件,因而在讲述社会话题时,不会让人产生说教的感觉。
民国时期的气息虽充满着整部电影,但里面的社会架构和利益关系却让人似曾相识,让人心里不由得感叹一句,现今的社会何不是这样?官商勾结,底层人物不择手段攀上社会阶梯,这不正赤裸裸的把现今社会讽刺了一回。
按照剧情安排,本剧虽然是”双雄”结构,但从开始的监狱对话,到最后的离城都可以看出,叙事主体显然是刘青云所饰演的“松东路”。不得不说,刘青云此剧中饰演的松东路,与他几年前的电影《神探》中的角色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都会以代入角色的方式去破案。
一场推理剧,推的不是案件,也不是凶手,而是人心,是社会的罪。松东路来到了一个新的城市,看尽了社会间的争夺,于金局长与丁老板,他无可奈何,于郭追,他于心不忍。松东路并不属于这个社会,他是”体制外“的角色,导演借他讲述了社会,他是电影中才会存在的角色。他是民国的”小王子“,看尽世界,走马观花,却无奈离开。谢霆锋饰演的“郭追”是矛盾共同体,既有善心,却又残忍;目的高尚,手段却不正确。就正如戏中一段,郭追在介绍和金局长手下关系时说过,”我们曾经是军人,后来当了杀手,不问原因,只收钱。“到后来,郭追成了警察,而金局长的手下则仍然是受雇的杀手,可见郭追心态上向公义的追求。但可悲的是,雇佣金局长手下的正是郭追,一个为了高尚目的而雇凶杀人的人。错的是郭追,错在他生存在如此社会。多少生活在底层中的人没对过上层社会报以恨意,想登上顶端改变不公,但登到顶峰时,单纯的想法不复存在,利益与诱惑却油然而生。社会中也难免预到这种情况,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谁没试过。当初高尚的目的最后成为嗤之以鼻的罪行,不胜枚举。
最后两枪,是看的最紧张的时刻。本是郭追要先对自己开枪,但松东路却对自己连开了两枪(加上第四枪)。这是因为松东路追求真相,他等不及要问清楚郭追。他永远不顾性命去追求真相的本性在影片一开始上吊的情景已经可以看出。而最后郭追坦诚了自己的一切罪行与目的,他也警告了松东路说”你要知道我是第一快枪手。“最后谁会开枪,又会是谁倒下,我们好像并不知道,也好像早就知道。
我认为,松东路不会开枪,于理,松东路不支持“私刑”(参考郭追悬吊工人片段);于情,他认为郭追也是一个变坏了的善良的人。郭追最后的自杀,应该是他对自我过错的醒悟。他制造了消失的子弹的同时,他也注定制造了他良心的丧失。郭追其实除了自杀还有两个选择,一走了之继续当局长,或把松动来杀了。但这两个选择都无疑是对自己罪恶的一个延续。
最后,枪声一响,影片终结,消失的子弹得以寻回,丧失的良知也用生命换了回来。可是,生命已经消逝。
剧终,人却不得释怀。是因为,戏,真如人生。戏已终结,但现实却还继续演着。
美丽人生讲什么,影评这个杀手不太冷讲什么泰坦尼克号影评福州森林公园福州西禅寺福州西湖公园怎么样福州石竹山福州有哪些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