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影评:又一场香港警署高官的儿子引发的血案
如果写关于《寒战》的一句话简评,我可能会这样写:又一场香港警署高官的儿子引发的血案。
一句话简评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戏谑的口吻,这样的调调可能是无意在mtime首页悉得的。额,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顺便吐槽下,微博上某真正富二代转发了一条我看到时已经删除了的微博,转发时加评论:“一看就的假装文艺青年,还拿时光和豆瓣说事儿,不知道什么是imdb和rottentomatoes?”究竟是别人装文艺,还是自己呢?难道知道了imdb和烂番茄就是真文艺?莫不知二者在国外也就是国内豆瓣和时光网的货色。只不过国内二者更接地气,更草根。人们总是习惯给自己划分一个阵营,以为这样更接近自己心目中的强者,就好像自己也是强者,同时鄙夷自认为比自己弱的人,就好像他们真的比自己弱。好吧……跑题了。
看完这个自称是「无间道」以来香港最好看的警匪片,总体来说,八九不离十。「无间道」有着近乎完美的剧本——不然也不会吸引马丁?斯科塞斯翻拍,加上两影帝无可挑剔的表演,自然达到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前面的一句话简评中说“又”,是想起了成龙大哥的「新警察故事」。同样是警署高官高智商儿子的闹剧,「新」更多地停留在coolstuff的演绎上,是一部故事稍俗枪战很酷的动作片。之所以区分二者,并将「寒战」提升一个高度,是它披着商业片的外衣隐约要告诉我们一些更重要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从电影一开始,脑子里就在回忆「黑暗骑士」的画面,一直到看完,我都坚定地认为,两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种联系。仿佛是一个相似的结构,不同的导演拿起放大镜让我们看不同的部分,诺兰放大的是那个信奉无政府主义、人性本恶的小丑,而寒战导演希望我们看到的是“法制”。一部不明劫匪挟持警员索要天价赎金、警察排除内鬼奋力缉凶破案的俗套警匪剧因为试图阐述另一个更庞大的命题而显得严肃和庄重了。影片一开始就不断地抛出警察滥用私刑、警署副处长涉嫌控制新闻舆论滥用私权这样一些问题,到后来更是毫不吝啬地用各种方式表述香港的法理制度以及法制精神,以至于我在心里不断地喊:广电局,您审批这样一部片子是打自己的脸么?!
其实这样的主题美片中比比皆是,可是今天突然在港片中看到,心情复杂程度就好比:身陷青楼多年,忽然看到姊妹拿钱来赎人——一方面激动自己终于有机会从良,另一方面担心老鸨势力太过强大连同处子的姊妹一同扣留。天天看新闻联播的人可能不知道今年我们的紫荆花回归纪念日前后是紫荆花民众的一些行为。香港人民的诉求我也就不说了,点到为止。
吸血鬼骑士观后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白鹿原》影评:阉割的电影,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断背山》观后感《周渔的火车》影评《线人》观后感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赛德克-巴莱》影评:遇冷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