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影评:做爱拯救世界
英雄如何拯救世界?好莱坞已经拍烂了,超能力都飞上天了,也不过如此。在此,以音乐人身份出道、曾创作过传唱率极高的当代名曲《两只蝴蝶》的牛朝阳导演通过《白狐》一片,提出了拯救世界的新方案——做爱。
必须严肃的看待做爱,当一个痴傻男人的性爱权被放置到“生存还是毁灭”的境地时,性爱行为本身的意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凸显。什么是做爱?也可以写作“作爱”、“性行为”、“性交”,现在流行用语为ml(英文make love的首字母缩写),一般来说,这种带有关心爱护并使双方愉悦的性行为都可以称作“做爱”,做爱分前戏,性交,后续,达到身体和心灵的交融,不能把做爱简单等同于性交。从广义上说,做爱是指雌雄异体动物种异性之间的交配行为,区别于其它非性交行为的特征是,做爱需要生殖器官的参与刺激兴奋;从生物学角度上解释,动物的做爱是受本能和性欲望刺激的行为。人类做爱用于指人类间的性行为,比单纯性交具有更多的社会性、情感性和欢愉性的特征。
无论中英文,都有一个“爱”字,所以,“爱”显然是此种性行为的核心,在“做爱”中的“爱”,更多的似乎应当被从“爱洛斯”的角度来理解。“爱洛斯”这个词源自古希腊,在古希腊神话中,爱洛斯是一个爱神,它是大自然的原始力量之一,也是众神之主宙斯的儿子,它代表创造性与和谐。后来的传说则把他视为阿佛洛狄特(爱与美的女神)和阿瑞斯(战神)的儿子,他具有诱使神与人相爱的无限威力。后来古罗马神话把他称为丘比特。通常人们描述他是一个英俊的青年男子,或者是一个长着翅膀的、佩带弓和箭的小伙子,任何人只要被他的箭射中,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爱河之中。
在哲学与心理学中爱洛斯代表宇宙和人的欲望及爱的成分。在柏拉图哲学中,它基本上是一种朝向理念王国的强迫性的吸引力量,当然它也包含最低水平的性欲望和对自然美的爱。在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第一个用这个术语表示一种潜藏在性本能之后并与死的本能针锋相对的积极的生命力。他的力比多概念可以说是现代精神分析对古代爱洛斯概念的一种新的表述。弗洛伊德揭示了爱欲的力量在心理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他却过分强调了爱洛斯的主导作用,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主观唯心论。
在《白狐》中,钟欣桐(阿娇)扮演的狐狸精用自己的痴傻激发了张智霖饰演的“很傻很天真”的男主人公的爱洛斯,在相爱的前提下做爱,便能拯救世界,也够成了影片的主干故事。
当然,《白狐》中的做爱还是异性恋之间的通俗性行为,更广阔的非异性恋lgbt行为并未纳入其中。所谓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19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lgbt”一词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在现代用语中,“lgbt”一词十分重视性倾向与性别认同文化多样性,除了狭义的指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别族群,也可广泛代表所有非异性恋者。另外,也有人在词语后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儿(queer)和/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lgbt现今已获得了许多英语系国家中多数lgbt族群和lgbt媒体的认同及采用,成为一种非常主流的用法。
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或许我们能在《白狐2》中看到“lgbt做爱拯救世界”的更进一步内容。
《我是狼》观后感:关于成长的烦恼《拯救大明星》观后感Hello 树先生观后感《全民目击》观后感《救火英雄》影评《神探亨特张》影评:反映现实不矫情《盗梦空间》影评《童年往事》影评:沉浸其中,看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