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影评
大多数的人都会追求完美,将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的完美则是他们所狂热追求的。《黑天鹅》的女主角nina每个舞蹈动作都力求完美,但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总是放不开,流于动作的完美而忘了真感情堆砌的气场。
nina是一个很乖的孩子,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梦想,她也想成为swanqueen,能够同时演好白天鹅和黑天鹅两个角色。虽然她表面上完全是一个乖乖牌,并且被承认是演白天鹅的不二人选,但是编舞thomas却要选一个能够同时表演白天鹅和黑天鹅的人,而外表羸弱的nina缺少演黑天鹅的气场。来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的压力,来自thomas的挑剔的压力,来自想要取代自己的lily的压力……这些都让她难以透气,她开始发现自己的黑暗面,但是这些黑暗面却一直被压抑,想妈妈剪掉nina的指甲,nina自己剪掉自己的指甲等就暗示了nina自己的黑暗面又被压抑下去。但是妈妈的专制让她想要反叛,在lily的怂恿下,她开始放纵,她穿上lily送她的黑色吊带,这就暗示了她的黑暗面已开始喷薄欲出了。而那些超现实的想象:背上长出黑色的羽毛,双腿突然断掉。说明了nina的黑暗面已经完全要释放出来了。
lily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竞争者,而另一个就是nina自己。左右的压力让她难以承受,她开始产生幻觉,而那个就是黑暗的自己。一直被禁锢的黑暗面突然涌出,她完全是被黑暗面所控制,终于释放出自己,将黑天鹅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她幻想出的化妆间谋杀,证明了她的黑暗面已经完全释放,在幻想中她杀掉了想要取代自己的竞争对手lily,但是一刹那间lily的面孔竟然变成了自己的,而她就是杀掉了那个软弱的自己。
完美的表演并不只是完美的舞蹈动作,还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而想要变现的完美,只能有相应的经历、情感才能引发出着青大的内心支撑。那么多的压力让nina的产生幻觉,但是却也引导出她的黑暗面,而刺在自己身上的那一下也让她明白了完美的同时清醒过来。妈妈担心她被黑天鹅的角色反噬,完全沉浸在黑天鹅的角色里。表演结束前,在台上的nina只看得见泪流满面的妈妈,而那代表了亲情。而这时的她已经明白完美。
这是一个芭蕾舞者从选演员开始到表演结束的一段心理历程,也是一个成长过程,一个芭蕾舞蹈表演者追求完美的过程。剧中用了一系列暗示的线索表现剧情的发展,超现实的想象为其添色不少。整部影片中也基本上是主角娜塔莉波特曼的个人演出,将心理历程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九四二》影评:什么才是应当受到责备的《一个人的西藏》观后感《窃听风云2》影评《催眠大师》观后感(一)《剃头匠》影评:被遗忘的时光《围捕》影评《线人》影评:可以更加黑暗,更加血气方刚《北京遇上西雅图》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