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影评:战争故事背后的童心与母爱
《穿越火线》是一部模糊了国别、背景、敌对双方等诸多关键因素的战争电影。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开火,这次冲突持续持续不到一周时间结束。按照战争电影常见的表现手法,《穿越火线》应该交代清楚两个国家的恩怨,并有一些反思在里面,但它没有按常理出牌。
失去了对战争残忍一面的描述,让《穿越火线》更像是类似《变形金刚》这样的科幻动作片,电影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贯穿始终,在孩子幻想中出现的变形汽车人,比变形金刚还要巨大、凶猛,电影在这方面的特技制作是最大的亮点,喜欢《变形金刚》的观众可以从中得到类似的观影快感,可由于一些场面显得血腥,它可能不太适合年龄小的观众观看。
电影的立意是为了表现一个孩童世界的丰富想象力和敏感感受力,以及呈现一位母亲在母爱促使下所爆发的勇气与胆量。饰演母亲的演员在故事一开始,貌似是个不太靠谱的妈妈,放下孩子准备和朋友去旅行,往观众心里投射了忐忑与不安,但在得知在一位军官的陪伴下去看望父亲的孩子将会陷于战火中后,不靠谱的妈妈瞬间成为胆大心细的“女战士”,所谓“穿越火线”,即是她单身一人跨越交火处拯救儿子的过程。
模糊战争背景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不满,但我觉得,这是影片主创有意为之,这么处理,避开了对那次有争议的战争进行再度评价,也避开了俄罗斯作为制片国家对于战争另一方的批判,这么做虽让影片失去了人文深度,但也让故事的童心和母爱主题得到了凸显。看完这部战争电影,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童心与母爱,这倒是个比较新鲜的体验。
为了提升影片的商业性,《穿越火线》在巷战方面花费了不少篇幅,银幕上子弹横飞,惊险刺激的效果类似中国影片《集结号》,这令人联想到中国电影与俄罗斯电影在某个交叉点上的相似性,同样是电影创作方面的“发展中国家”,俄罗斯电影避免不了在制作技术上受好莱坞影响,在本土特色方面,也一样和中国电影一样面临着困境。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母亲上路后遇到的撞车场景,公路上发生巨型货车连环相撞,在细节刻画上十分工笔,值得特别欣赏一下。
在可看性方面,《穿越火线》是部在及格线以上的电影,有老套的成分,也有创新元素,作为商业大片,能做到此效果已属不易。但想要解决商业化和艺术性的融合,俄罗斯电影人还需要不断加油。
《铁娘子》影评:繁华尽落识孤寂《爱国者》影评:为自由而战《请叫我英雄》影评:平民英雄走四方宫崎骏《魔术师》影评《泰囧》影评:范冰冰,山寨版的“玛丽莲·梦露”?窃听风暴影评观《新少林寺》有感《搜索》影评:又和你在一起